你還記不記得上次停電是什么時候?(電卡沒費了停電除外)
對很多80、90后來說,小時候沒經歷過三天兩頭停電的童年都不完整,特別是在偏遠一些的縣里、鄉(xiāng)村,每到用電高峰期的時候,總會有那么幾天說沒電就沒電了,那會大家都習慣了,沒電了?很正常??!但經過國家電力系統幾十年的奮斗,不但讓14億人家家戶戶都用上了電,還讓大家的觀念發(fā)生了改變:停電才是不正常的。
可能有人覺得用上電不是很簡單的事嗎?但你不知道的是,在國門之外,還有8.4億人無電可用(國際能源署2017年報告),咱們的鄰居印度居首位,沒用上電的人口高達9900萬。而國家電網,不但將電送進了家家戶戶,還在這個過程中,努力強大完善自己,成為了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最穩(wěn)定、輸電量最多的電網。它手上有兩萬多項專利,在全球專利排行榜中高居前三;世界五百強企業(yè)中,它高居第二,2021年營業(yè)收入3866億美元,利潤55.8億美元,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最牛的科技公司。
這里可能有讀者會反駁館長,最牛的明明是華為、阿里、騰訊、度娘……哪個拿出來的知名度不比國家電網高。那換一種問法:互聯網企業(yè)、工業(yè)企業(yè)和能源企業(yè),你認為哪個企業(yè)的科技含量最多?對國計民生的影響最大?
首先排除的可能就是互聯網企業(yè)了吧, 館長在這里并不是說它不重要,而是它的大數據、云計算等等高科技,在支撐國家的中流砥柱“制造業(yè)、能源、鋼鐵產業(yè)”等面前就顯得稍微弱那么一丟丟了。任何一個國家,活下去才是最根本的,支撐這個國家活下去的產業(yè)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其他的科技、產業(yè)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再反饋給基礎產業(yè),帶動基礎產業(yè)發(fā)展,形成良性循環(huán),社會才能進步。比如說,美國最核心的技術肯定不是蘋果、臉書、油管,而是通用、NASA、波音等……
咱再說回國家電網,它能有今天的成績非常不容易,它的發(fā)展史,宏觀來說其實就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一個縮影,充滿曲折與困難,攻克了重重困難,才有了今天14億人放心用電的局面。在世界各國動輒用“科技戰(zhàn)”來封鎖我們的今天,十分有必要來回顧一下中國電網的發(fā)展史。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建國初期的新中國,一窮二白最合適不過了。因為窮,所以國家要搞基建,基建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修建電網。但修建電網不是扛個電線桿、出點兒人力就能解決的,需要的是技術和產品,而這兩樣,新中國都沒有。自己造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就只能進口了。
你什么都沒有的時候,進口就會被掐脖子。你如果需要我的電網設備,好啊,我可以賣給你,而且我想定價多少就定價多少,比如只值5萬元的設備,賣給你我要100萬,你買不買?不買就沒辦法發(fā)展,只能買了。但是買也有條件,你得同步購買我家生產過?;蛘哂貌坏降臇|西,而且我賣給你的肯定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我要留著自己用,即便你很有錢,那我也不賣。
以500千伏的直流工程為例,早在1959年的時候,世界上第一個500千伏直流工程就已經投入運行了,而咱們國家那會很多地方電線桿估計都沒有,甚至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我國的電網還主要以220千伏、330千伏線路為主網架,但隨著國家經濟和工業(yè)的發(fā)展,到80年代的時候,220/330千伏的輸電網已經不能滿足很多城市的發(fā)展要求了。國家研究決定,開始建設西起湖北葛洲壩,東到上海奉賢南橋的500千伏的葛南直流輸電工程,這也是我國第一個商業(yè)運行的大容量遠距離直流輸電工程。
開始建設這項工程的文件一下來,負責人就覺得任務艱巨,因為500千伏的直流輸電工程咱們依然沒技術、沒設備,但為了滿足上海工商業(yè)的用電需求,咬咬牙,進口。工程中需要的三相自耦變壓器從德國和日本進口,隔離開關要從法國那邊進口,又從瑞士和德國進口了220千伏的斷路器等等等等,除了我們需要的設備外,國外的捆綁銷售策略連一顆螺絲釘、草皮,甚至是水龍頭都捆在一起了,結果就是我們能生產的要進口,生產不了的還要進口,第一條500千伏的直流輸電工程組裝成功之后,就是一個來自各國產品的組合洋娃娃。
設備、材料進口之后,電網自己的工人不知道怎么調試、安裝,還需要請教國外的專家。當時參與安裝調試的電網員工曾回憶說:“他們每天就像等著老師上課的學生一樣,等著外國專家到來,本來想上班的時候看看他們是怎么調試的,結果外國專家開始工作之前,都要把不相關的人清場。”花錢買設備,花錢請人安裝調試,結果花錢的人還不被尊重,處處被人防備。
進口的設備來自多個國家,運行的時候肯定會出問題,且它們的產品考慮的主要是自己國家的情況,對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環(huán)境狀況等不是特別了解,所以在實際運行的時候就不停的出問題,比如進口的500千伏的斷路器,國外的生產廠家根本就沒考慮南橋站斷路器空氣管道的長度,也沒考慮中國南方的氣候問題,比如空氣的濕度、溫度、晝夜的溫差等等,就導致斷路器安裝之后,空氣管道內因空氣壓縮會產生積水,積水一多就會影響斷路器的正常運行。而找外國專家來幫忙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總是推三阻四,即便是來了,也得需要我們支付一大筆費用,有時候問題還沒解決,國外的專家就說這是正?,F象。
設備搭起來了,三天兩頭出問題,影響的是急需用電企業(yè)的發(fā)展。被人掐著脖子的電網員工開始發(fā)力,決定走出一條自主研發(fā)的道路,220千伏、330千伏我們能造出來,500千伏肯定也可以,只有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揚眉吐氣,順利發(fā)展。
經過10年的努力,到1996年的時候,南橋站第一次用上了國產500千伏開關。后來又經過不斷的更新迭代,到目前職位,換流站設備中60%的部件都是國產的了。
攻克500千伏之后,研究人員又把目光盯上了±800千伏直流輸電技術,這一想法剛提出來的時候,國外一片嘩然,質疑聲不斷。因為當時的電網科技非常發(fā)達的美國、德國等,也很難攻克800千伏這一難題。但是我國的研究人員只用了4年時間,就成功建造了云廣特高壓直流工程,而這一工程一下就創(chuàng)造了32項世界第一,在質疑的外國人臉上狠狠的拍了一巴掌?,F在,國產化的±800千伏直流換流站已經遍布全國各地了,而且我們有了很多自己掌控的理論、技術、設備、標準等,其中不得不提的當屬“特高壓輸電”技術。
“特高壓輸電”技術,它到底牛在哪?
通俗一點來講,電要想走進千家萬戶,需要有電線來傳輸,而這些電是通過電網輸進來的,電網中的電來自發(fā)電廠。根據行業(yè)劃分,輸電電壓分為高壓(35~220千伏)、超高壓(330千伏~1000千伏),特高壓(1000千伏及以上)。一般來說,高壓或超高壓就能滿足日常生活需要了,為什么一定要特高壓呢?
首先,我國資源分布不均,能源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北部,但資源消耗卻集中在中東部、東南部,將資源從西、北運到東、南,距離非常遠,所以就需要具有輸送能量大、效率高、距離遠的輸電技術,特高壓就當然不讓了。其次,特高壓技術還能推動清潔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進而改善煤電等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再次,特高壓采取的是“強交強直”的交直流混合電網輸電模式,降低電網系統的運行故障風險。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全面掌握特高壓輸電技術并且是第一個將其投入商業(yè)運營的國家。在2016~2020年的十三五規(guī)劃期間,特高壓技術又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建成了淮南到皖南1150千伏的工程線路,這條線路長達330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輸電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的工程。和上個世紀60、70、80年代技術被外國掐脖子的時代比,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我國特高壓技術越來越成熟,已經開始走向世界,致力于建立“全球能源互聯網”,充分利用全球的可再生資源,比如赤道的太陽能,北極的風能,建立洲級電網,然后利用特高壓技術,將這些能源輸往全球各地,造一個地球版的“戴森球”?,F在已經連接了中亞,下一步就是蒙古和俄羅斯了。
最后,咱們來看一組數據:
1949年,我國全國發(fā)電量為43億千瓦時,美國全國發(fā)電量為2961億千瓦時,是中國的68倍;
1980年,我國全國發(fā)電量為3006.2億千瓦時,美國全國發(fā)電量為22896億千瓦時,是中國的7.6倍;
2000年,我國全國發(fā)電量為13533.44億千瓦時,美國全國發(fā)電量為40259億千瓦時,是中國的2.9倍;
2011年,我國全國發(fā)電量為46893.27億千瓦時,美國全國發(fā)電量為43266億千瓦時,首次被中國超越。我們用60年去追趕,用10年來超越。
自此之后,中國的發(fā)電量一直位居世界首位,《中國能源大數據報告(2021年)》中顯示,2020年,全國發(fā)電量達到77790.6億千瓦時,和建國初期的43億千瓦時相比,增加了1809倍。
讓14億人都能用上電,讓各行各業(yè)不再因為“電”的問題停產停工,國家的飛速發(fā)展,離不開電力人的努力與研發(fā)。21世紀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將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國際社會上才會有發(fā)言權,才能有立足之地。
那些打不到我們的,終究會使我們更強大。
公 司:南通思瑞機器制造有限公司
電話:0513-87273218
傳真:0513-87275595
地 址:江蘇省如皋市東陳鎮(zhèn)小康路86號